查看原文
其他

“别人家孩子”的正确用法!大多数时候是我们用错了

小花妈妈 父母堂 2021-10-16

撰文/小花妈妈  父母堂签约作者 中科院心理学硕士 幼儿动画编剧 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得者 全职妈妈 家有4岁女儿小花


临近寒假,刚好是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,上礼拜去姐姐家,她家三年级的儿子豆哥拿着成绩单回来了,豆哥洋洋得意,因为自己考了第9名,一向爱跟他较劲的同桌这次没他考得好。


姐姐其实有点不高兴,说班上同小区的两个同学都得了好几个满分,豆哥很委屈,在那里嚷嚷:“班上还有很多比我更差的!” 姐姐听到立马火冒三丈,说豆哥怎么不和班上好的比,总喜欢跟差的比,接着就开始夸起成绩好的孩子有多优秀。


父母爱拿身边认识的其他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,是一个不能再普遍的现象了,在很多人的童年里,一定有个挥散不去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这个爸妈嘴里的孩子哪哪都好,十项全能,处处都能让大人满意,挑不出刺儿来,爸妈会按照这个样子来培养我们。


1

 “别人家的孩子”错误用法 

近日中国青年报采访了1863名家长,调查显示,过半的受访家长都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优秀,68.8%的受访家长表示对孩子有很高期待。


父母心里都会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

一个女孩袁景颐对妈妈这样喊话:

“有一个人,他十项全能,他什么都好,他,就是别人家的孩子!”

 

和很多父母一样,这位妈妈千方百计地让孩子避免走弯路,常拿袁景颐和“全班第一,全年级第一,全校第一,全联盟第一”的学霸闺蜜做对比。妈妈常会拿“你看你成绩这么差,为什么她还会和你做朋友”这样的伤人话语来打击她。


“妈妈,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!你家的孩子也很努力,为什么你不能看一下?”

“我有看到你的闪光点,但是我总打击你,是因为我觉得我不打击你,你就会有点飘。”


妈妈滔滔不绝地向袁景颐灌输自己的教育理念,说自己拿女儿和学霸比是很客观的,女儿理解错了,没有get到重点,是想让女儿学习人家,培养好的学习习惯,可以终身受益、事倍功半……最后,袁景颐被妈妈说得泪崩,哭着跑下了台。


从这个姑娘的身上,很多人仿佛能看见自己的童年,一个弱小无助的孩子,求着妈妈不要拿别的小孩和自己比较,想让大人看到自己的努力,而不是只看到和优秀孩子的差距。

 

这样的比较做法在孩子心中永远起不到模范作用,留下的只有:不管自己怎么努力,父母看到的只有别人比我强,我再怎么努力变优秀,也还是比不上“别人家的孩子。”

 

对孩子抱有适当的期待可以起到激励作用,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信心,让ta可以通过有效的努力取得成就感;但掌握不好分寸,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伤害,成长过程中会一直背负厚重的心理压力。

 

2

“别人家的孩子”的正确用法 

姐姐问我会不会也给小花塑造一个别人家的孩子、一个可以促使孩子进步的假想敌,我说当然有啦,只是我口中的这个“别人家的孩子”不太一样。

 

从正面意义上来说,有一个“别人家的孩子”可以鞭策并且激励孩子去努力,只不过要用对了方法。

 

有个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家的常客,我常常会把小花的好朋友星宝挂在嘴边。星宝可不是一个“十项全能”的孩子,她跟我们家小花差不多。


通过别人家的孩子来改正自己

最初我常在小花前面提星宝是因为小花不爱吃米饭,独宠糖醋小排,很多次一小盆排骨都吃完了,米饭只动了几口,常常为了让她多吃点米饭说破了嘴皮子,都不肯听。

 

我为了劝她能多吃点米饭,发现了一招:“听说星宝现在能自己吃完一整碗米饭啦,人长高好多呀!” 小花听到,拿起勺子,准备挖一口米饭,一边挖还一边说:“妈妈你骗人,人家星宝根本吃不了这么多的,还特别爱挑食呢!幼儿园里她都不吃蔬菜的。”

 

我顺势说道:“是吗?那看我们小花,就很少会挑食呀!” 聊着聊着,小花就不太独宠糖醋小排了,会吃点肉吃点蔬菜,再吃点米饭,一会儿就能好好地把饭吃完。


提其他孩子身上一些不好的行为可以用来规范自己孩子的行为习惯,让ta意识到别的孩子这样做是不好的,那么ta能自发地避免去这样做,从而改正自己。

 

星宝这个别人家的孩子还真挺管用,小花爱看动画片哆啦A梦,要是我不喊停,她可以自己看一下午。我跟她爸爸都近视,很怕小花也过早地戴上眼镜。

 

有天我跟她爸爸当着小花面聊天,说起星宝妈带着星宝去配眼镜啦,平时过度用眼估计现在已经近视了。之后的一天,我发现小花都非常难过,终于忍不住了,到我跟前认错:“妈妈对不起,你只让我每天最多看2小时动画片的,但是昨天你不在家我一共看了3小时,我以后会注意的。”


像星宝这样的“别人家孩子”,有时候比小花优秀一点点,有时候也会比小花差一点点,这种存在,比起竖立一个十项全能的劲敌,是更好的。让孩子产生了好胜心,有了危机意识,增强了孩子前进的目标和动力。

 

前文中提到的袁景颐女孩,她的学霸同学吴迪在袁景颐下台后帮她擦掉眼泪,跟她说:“其实我妈妈也觉得你特别优秀,你也是我家的‘别人家的孩子’。” 虽然袁景颐在学习成绩上比不上吴迪,但她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,她善良、大胆、口才好。


“反向激将法”让你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

除了可以有“别人家的孩子不如你”的引导,还能让自己孩子去成为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与其总说其他孩子的好,还不如夸自己孩子某种优秀的能力,让ta可以为了维护这一荣誉而付出行动。

 

姐姐的儿子很喜欢抄作文,懒得自己动脑子写,喜欢抄范文交作业,平时带回家的作文作业通常抄得还不错,一到考试写作文就不行了,独立完成的作文简直不能看,我教姐姐了一招,让她试着平时多夸夸孩子作文写得好。


“今天洋洋妈妈跟我夸你呢,说让洋洋跟你学着点写作文。”

“老师跟我表扬你这次的作文写得不错,想贴在板报上给大家看看。”

“彤彤说你现在作文写得越来越好,她想问你借平时看的书。”


这一招好像还挺有用,现在很少会看到小侄子抄范文来对付作文了,相反他好像很注重作文书中的优秀范文人家是怎么写的,然后再自己思索着独立写出一篇文章来,书也看得比平时多了,经常拉着妈妈去书店挑书。为了维护“作文写得好”这一名声,他当然要更加努力呀,为了不让别人失望,也不让自己失望。

 

真正的为你好,是每天都能让你进步一点点,让你更自信一点点。


十项全能的别人家孩子的确很优秀,但这种优秀并不真实。更多的时候孩子是需要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,有时你家孩子优秀一点,有时这个假想敌好一点,通过这样来让ta保持足够的活力和动力,成为孩子整体进步的一个驱动力,所以,给孩子塑造一个“别人家的孩子”并没有错,只是我们应该用对方法。


你会怎么使用“别人家的孩子”

欢迎在留言区跟我们讨论


每 日 送 书

《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.活出自我篇》

作者:武志红

定价:68.00元

出版社:民主与建设出版社

内容介绍

武志红老师迄今为止最重要作品,潜心思索25年,咨询6000个小时,精炼300万字心理学笔记,把它们打造成模块化的知识体系;帮助读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认知自己、洞悉内心,觉知问题发生的关键,变得更加开阔、包容;参透关系的迷雾,了解身边人表象行为背后的意识和心理,洞察亲密关系和人性动机,掌握与外部世界的相处之道,真正“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”!

留言送好礼

欢迎大家留言分享!截止周五(1月25日)12:00,评论获赞前5名中挑选1位幸运者送出《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.活出自我篇》一册。父母堂还为每日积极留言互动的用户增设额外福利,感兴趣的麻麻立即添加小助手(微信号:youshiyong2016),备注:宝妈交流

-End-

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,若涉及版权请联系

info@fumutang.com,我们会及时处理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